太极拳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是以中国传统儒、道哲学中的太极、阴阳辩证理念为核心思想,集颐养性情、强身健体、技击对抗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结合易学的阴阳五行之变化、中医经络学、古代的导引术和吐纳术形成的一种内外兼修、柔和、缓慢、轻灵、刚柔相济的中国传统拳术。
赣州轻韵太极健身队教你学练太极,联系电话:18970773238(潘老师)
众所周知,练太极拳十分重视腰裆劲。因为腰裆胯居于人体中间部位,上下体转关连接枢纽,也是调整人体重心,发人制胜的关键。所以拳论才有“上下九节动,节节腰中发”之说。
然而有些人练习太极拳多年,却不知道用腰,更不懂得腰裆结合的妙用。所以练起动作来,只是一味地比手划脚,自己也感到枯燥无味。或者用腰过度,扭腰晃肩,身法不稳,身体各处不丢即顶;与人交手更是处处受制难以取胜。正如拳论所云:“有不得机不得势处,身便散乱,必致偏倚,其病必于腰腿求之。”每一转动,或左或右都是有意图、有目的的。在太极拳练习中,腰的转动是有规律的,动作欲向 左则腰先向右转,欲向右则腰先向左,只有这样掌握了规律,练习太极拳的腰劲就不难了。另外,旋转关节换劲时,不能单独地去转腰,否则会造成身体摇摆,下盘不稳,只有结合两胯放松,裆劲掌圆,才能使腰胯左右转换轻灵圆知,形成旋腕转膀,旋踝转膝,旋腰转背的立足点体螺旋缠丝动作,整套动作练起来才能圆转自如,顺其自然。
另外,在练拳走架中,腰一定要直起来,身法要做到立身中正,不偏不倚。不能出现前座后仰,左右倾斜的不良姿势。而腰部的左右旋转和腿部的虚实转换,是靠胯关节的松活来完成的。如果两个胯关节不松活,死顶住骨盆,腰也就难以起到车轴的作用,所以,松胯活裆是腰劲训练的关键。
太极拳对于裆部的要求是:圆虚松活。即两胯根与两膝盖撑开撑圆,又要有虚虚相合之意,裆虚圆则下盘有力,支撑八面;两胯放松则裆可松活,虚实转换也就轻灵快捷。要避免出现尖裆即人字裆。是动作虚实不分,两膝不开;塌裆是臀部低于膝盖,膝关节有了死弯,犯了转关不灵的毛病;死裆是不结合腰劲,不松胯,使上下之劲不能相随。 腰劲与裆劲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不能顾此失彼,要相互结合,协调一致。腰与裆的结合,在练拳过程中表现为,每个动作定势要做到塌腰、合裆,可使动作气沉丹田,下盘稳固;在运劲走势过程中要做到活腰松裆,可使动作流畅连贯,轻灵自然;在发劲放劲时要做到拧腰、扣裆,腰劲旋拧,裆劲扣住,可使发劲快猛迅疾,力达梢节。 在太极推手中腰裆劲的配合尤为重要在推手时通过腰裆配合来维持和调节自身重心平衡,同时破坏对方重心平衡,引化彼力,发出腰裆劲而使自己一击而凑效,克敌于腰裆转化的一瞬间。
综上所述,腰裆劲在太极拳中的重要位置是显而易见的,是其它劲别所不能相提并论的,所以,腰裆劲的训练不可忽视。
练习太极拳的好处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增强体质:太极拳动作缓慢、连贯,注重呼吸配合,能够增强内脏功能,提高身体免疫力。
2. 改善心肺功能:通过深呼吸和全身运动,太极拳有助于增加肺活量,改善心血管系统健康。
3. 促进消化:太极拳的腹式呼吸法能够按摩内脏,促进肠胃蠕动,改善消化功能。
4. 提高柔韧性:太极拳动作涉及全身各个关节,长期坚持练习能够增加肌肉和关节的柔韧性。
5. 缓解压力:太极拳注重意念和呼吸的配合,有助于放松身心,缓解生活和工作中的压力。
6. 培养耐心和专注力:太极拳练习需要耐心和专注,有助于提升个人的心理素质。
综上所述,太极拳是一种适合各年龄段人群的健身方式,不仅能够增强体质,还能改善心理状态。